李漫2014年广州暨南大学考研心得
日期:2014-05-20 17:02:55 发布人:admin3 浏览量:117
一、学校与专业的选择
首先,先确定专业再选择学校。如果不是全国统考专业,如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越早确定学校,越早买到学校的指定参考书目,越早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越好。
其次,对于专业的选择。第一,应确定自己是否跨考。跨考的难度还是存在的。如果不是非常讨厌本专业,如果不是非常喜欢跨考专业,个人建议千万不要轻易选择跨考。毕竟,从今年考研情况看,很多从汉语言文学跨考到行政管理,心理学,法学等专业的同学都失败了。所以大家下定决心非跨考不可,那就另当别论。大家可以私下和今年跨考的学姐们交流交流,从她们的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吧。第二,应确定自己是考学硕还是专硕。学硕和专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学硕一般是三年制,学费便宜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比专硕难考;而专硕一般是两年制,学费比较昂贵,重实践些,近些年发展很快,招生人数远远多于学硕,但很多人对其仍有偏见,比学硕容易考很多,特别在英语政治两门公共课上的要求远远低于学硕。所以如果英语不太好的同学,我建议选择专硕。
再次,对于学校的选择。第一,应考虑其综合实力,如是否是211,985,因为很多较好的单位比较看重。第二,应考虑所考专业的实力,特别是如果选择专硕,最好选择一个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机会会多很多。第三,应考虑地理位置。我个人主张大家大胆地报考省外的高校,其实跨省也许比省内的一些高校还容易考一些。很多人对考研的招生政策一直有一个误解,考研是全国统一考试,一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针对全国所有考生的,而不是像高考每个省几个名额,不是这样的。
二、初试各科复习策略
首先,公共课复习。公共课包括政治和英语两门。政治,个人建议一定要报一个考研政治辅导班,推荐文都。跟着辅导班的进度上课,在十一月份之前重点攻克选择题,将四本书的知识结构理清,能记住一些基本常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从十一月开始,重点攻克论述题。论述题还是需要背一些东西的。最后的冲刺阶段,肖秀荣,蒋中挺,任汝芬的最后几套题都买来做一下。毕竟他们每年还是有压中题的。而且那时候知识体系非常熟练,做起来很快的。政治要70+才保本,因为75+,80+的大有人在。而且政治本来就不难,一定要争取考高分。英语,单词是基础,阅读是关键。刚开始复习时,不要急于做真题,先打好单词基础关。等单词过了一两遍,暑假开始做真题完全来得及,将真题认认真真做两遍。十一月中下旬开始背作文,只背真题作文,因为历年考的话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换张漫画,换个形式,其实实质没变。所以别浪费太多时间在某些培训机构猜的话题上。
其次,专业课复习。如果说公共课争取过线,那么专业课必须考高分,像文学类专业,120+,因为总分线那么高,全靠两门专业拉分。而且专业是很好拿高分的。不要怕,不要觉得不可能,好好踏实复习,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专业课的复习原则是,重点难点先复习,反复复习。每复习完一本书,合上书本,要能回忆出这本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结构,如果看一遍等于白看,第二遍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做点笔记,这都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某些科目如现代汉语,还可以买点习题做,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调节天天看书的枯燥。另外,专业书一定要看学校指定的,如果不知道指定的,一定要想办法知道。
三、复试策略
首先,心态上。不管初试成绩如何,复试都不能掉以轻心。复试一天没完,考研这场战斗就还远未结束。一定要一鼓作气,方能或绝地反击或笑到最后。
其次,知识上。复试还是以专业课为主。一般既有笔试又有面试。
再次,细节上。穿着,礼貌都是需要注意的。
四、考研注意事项
首先,信息一定要灵通。随时关注所考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这是官网,发布出来的信息一般都可靠,而且好好搜索,可以搜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每年报录比,参考书目,历年真题等等,一定要学会去充分挖掘。其他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听听就好,不必太当真。另外,可以加一些考研群,有往届学长学姐的点拨,肯定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的。
其次,考研笔试中一定要学会多答,字迹工整。如果遇到实在是没见过的知识点,一定要学会望文生义,把能想到的都写上去。
再次,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复习过程中难免觉得力不从心,难免觉得进行不下去想放弃,难免觉得很没信心,难免有段时间看不进书,这些都是正常的。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多和研友们交流交流,多向家人朋友们吐吐槽,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直坚持着,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