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2-15日,我系教师周文参加了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的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本次会议有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台湾清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70所高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大学语文内涵的深化与拓展、大学语文与通识教育、大学语文与课程群建设、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谭帆、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齐森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李随生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齐森华主持。李随生介绍说,学校虽以经、管、法专业为主干学科,但向来重视以人文学科为核心的通识教育,重视软性的人文学科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育的新模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学语文由文化传播学院负责教学,经过近30年的努力,大学语文已成为该校最受欢迎的通识课程之一。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谭帆在接受中国日报网河南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是国家民政部一级学会,现已成立三十多年,学会会员已覆盖全国各省的高校,学会多年来为全国各高校就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教学方面的研讨提供了一个直接对话的平台。“近几年各地出版社对大学语文的支持力度很大,各地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很多,也形成了许多好的品牌。”谭帆说,我们希望除了大学语文教材之外,各地出版社今后可以对大学语文教学以及学科的研究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何二元作了“走出历史怪圈,实现长治久安”发言。他认为不能把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等同于大学语文学科理论建设,这是两个相关但不等同的任务。学科建设的工作,前人已经做了很多,以至于今天我们能有依据地宣布是“百年大学语文”。学科理论建设这一方面大学语文是严重滞后的,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全体同仁共同来努力,弄清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早日打破30年循环的历史怪圈,开创大学语文学科长治久安的局面。
会议指出,如何依据国内国际大环境开拓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的新路径;如何面对90后大学生独特的受众对象,深化大学语文教学内涵;如何进行大学语文课程范式改革,切实全面地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等问题,值得与会专家的认真研究和思考。
周文老师在会议之余向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王步高教授就大学语文教学等问题请教交流,有幸亲临名师教泽,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 上一篇:我系开展2014级新生专...
- 下一篇: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