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媒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本科专业,下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国际教育、现代礼仪五个教研室。该系党政班子认真学习并努力贯彻学院的办学定位,并结合专业特点,以“六能”(爱之能、思之能、言之能、书之能、创之能、美之能)为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以教学育人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精专业、重素质”为施教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妇女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2016年,该系党总支被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文传系多次被学院评为先进单位,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
经过多年建设,文传系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教学条件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师资队伍不断发展,教学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目前,文传系已建成一支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41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5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56.10%;博士4人,硕士3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占87.80%;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学缘结构合理;教师具有相关职业资格与经历,普遍持有普通话测试员证、播音员主持人证、礼仪高级培训师证。
该系从政府部门、其他高校、媒体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专业及相关学科建设。聘请中国播音学会学术部副主任曾致为特聘教授;聘请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著名作家刘克邦,红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舒斌为客座教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博导党圣元研究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张世平所长、张一清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导张永清教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原院长、博导季水河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博导赵炎秋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原副院长付程教授,中央电视台著名配音员贾小军,湖南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刘娜、李锐、王燕等来学院讲学。
文传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研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该系拥有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现代伦理和礼仪教育研究所、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湖湘女性文化研究所四个研究机构。该系教师共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60余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28项、教学奖励3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通过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终期验收;播主专业获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普通话与口才》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电视播音与主持》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应用写作》立项为校级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项目。
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学院不断加大对文传系的投入,先后投入百余万元建成13个校内实训室;此外,学院还提供形体训练房、体育艺术馆、语音实验室等实训场所供文传系学生使用。同时,文传系依托湖南长沙的传媒行业优势与地域优势展开校外实践活动。先后与湖南潇湘电影广播、长沙驰铁文化传媒公司、广州荔枝FM、银河酷娱、潭州教育等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合作协议,与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金鹰卡通、长沙广电集团等影视传媒文化单位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外实践平台。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文传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积极开展学科竞赛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我系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共6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共152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获奖500余人次,参加校级各项竞赛获奖1000余人次。杨思敏、桑艳华等同学获得全国及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张凌薇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脱口秀PK赛冠军,冯海睿同学获得中华文化促进会“葛兰诵读文化季”二等奖,魏姗等同学获得湖南省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大赛一、二等奖,苏琴等同学获“天舟杯”湖南省首届大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大学本科组一等奖、三等奖;学生多次参与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湖南卫视、长沙广电、潇湘电影集团等组织的影视传媒活动;参与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等礼仪实践活动,在各类社会实践中表现活跃,专业度高、广受好评。通过四年的培养,文传系学生在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达到培养目标。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
该系学生每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表现出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好评;部分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近四届毕业生中有35人被南京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澳门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